周五放學時,
在混亂中排隊著的孩子群裡的他突然走過來抱著我,
用力的,熱情的。
我想起週三跟他的對話。
正鬧情緒的他對我說,我很壞,愛耍脾氣,你不要愛我。
我握著他的手,
我說,小朋友耍脾氣很正常,因為你還不懂,再來你長大了,你就會好了。
我的孩子也會耍脾氣,所以我知道,以後你不要在這樣就好。
我還是依然很愛你,就算你說你很壞,我還是喜歡你。
這樣跟他對話了許久,那是開學的第三天。
再來的兩天,我發現他真的努力的調整自己,
對才剛來上學一週的中班孩子來說,
這樣的努力很不簡單,
但是我看見了,而且很感動。
這個擁抱是對我的讚美,因為他說著,我喜歡你。
但他還小,有些努力其實依然會讓他感到挫折。
因為隔了一個週末,他的不安與不定又重新再來。
星期一,他莫名生氣。
星期二,他鬧情緒,對著孩子和我們大吼大叫。
今天是星期三,他執拗著不肯配合任何活動的進行。
教室裡的活動幾乎無法進行,
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因為處理他的情緒而影響了其他孩子的活動。
他沒有不愛上學,相反的,他很愛來。
他沒有不喜歡老師,相反的,他覺得這裡比他以前的老師好太多。
他沒有討厭小朋友,相反的,他擔心這裡的孩子跟以前他遇見的一樣。
他用鬧脾氣與鬧情緒的方式表達他的不滿與憤怒,不安與不定。
於是我想著,有些經驗是不是讓他感到不舒服?
有些感受是不是讓他感覺不愉快?
他太過敏感,也太過細膩,
重要的是,他只是一個五歲的小男孩。
看著他,我會想起我家那前陣子也鬧著脾氣的小男孩。
原來,男孩都一樣,
那樣的敏感細膩,比女孩更敏銳。
男孩,除了睪固酮的作怪外,
原來很需要情感的支持與依歸,
安全感與滿足感是必要的,
對這些年紀小小的男孩而言。
這樣想著時,心裡就心疼了起來。
這些孩子,這些男孩,我該說甚麼才好呢?